时间:2023-05-28 14:47:49 | 浏览:30
营收、利润双降,三只松鼠走到亏损边缘
昔日的“网红零食第一股”,如今却很难让人看到希望。
10月25日晚,“三只松鼠”公布了第三季度报告。其业绩延续了今年上半年的表现,继续一路下滑。
财报显示,三只松鼠第三季度营收12.19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暴跌87.43%至1136.53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少了接近95%。今年以来,三只松鼠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已经同比减少78.86%。
(截自三只松鼠三季度报告)
对于净利润的暴跌,三只松鼠的解释是“主要系公司战略转型阶段性收入和毛利波动,同时加大坚果品类宣传力度增加费用所致”。
所谓的“战略转型”,三只松鼠在今年四月就曾有公告披露。当时的一份《关于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公告》显示,三只松鼠接下来将从电商向全渠道转型、全面暂停门店扩张、加大科研投入、分销渠道拓展和供应链建设等等。
然而从其最新的财报来看,三只松鼠今年的研发成本不增反降,减少了约30%至2859万左右。本身就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三只松鼠却还在降低研发成本,也难怪会导致营收不断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三只松鼠今年以来的营业总成本几乎已经和营业总收入持平,只有不足200万的差额。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三只松鼠可能离亏损也没多远了。
(截自三只松鼠三季度报告)
现在的三只松鼠,只能安慰自己:等自建工厂逐步投入生产,未来利润还会有增长空间。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三只松鼠自建工厂
就在今年9月,#三只松鼠被曝吃出油炸壁虎#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
当事人表示,其5月购买的三只松鼠大礼包,于9月14日打开一袋“多味花生”吃,吃了一部分后立即用包装袋上的封条封住。9月16日,有亲友到家拜访,于是当事人的家人将花生打开倒进盘子里,结果却发现一只看起来像油炸过的壁虎。
(涉事“油炸壁虎”)
事件发酵后,三只松鼠方结合产品线生产工艺和质量监督流程综合分析,明确表态生产和包装过程中不可能会有壁虎混入。事件登上热搜当天,三只松鼠更是向公安部门报警,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但时至今日,这起“油炸壁虎”事件仍无下文。
今年7月,#三只松鼠脱氧剂泄露致孕妇误食#的新闻也曾登上微博热搜。当事人表示,其网购的三只松鼠坚果,妻子打开食用半袋后发现疑似脱氧剂颗粒。检查脱氧剂后发现封口处一边大一边小,没有完全密封。
(涉事脱氧剂)
对此,三只松鼠客服却回应称:对身体无害,多喝水即可。事件发酵后,三只松鼠才进行了进一步回应称:“主要是供应商光眼偏移导致的误切所致,公司很关切消费者健康,愿积极配合消费者家属做健康检查,并承担全部费用和相关责任”。
在这两起事件中,三只松鼠方第一时间都是急于撇清责任,这也导致消费者对于其处理方式感到不满。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无论事件的起因如何,品牌方都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道歉赔偿,随后对生产流程进行自查和公示。而非先撇清责任,事件发酵后才重视起来。
三只松鼠必须明白的是,品牌方遇到问题时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其的好感度。
除了近期的这两起事件以外,三只松鼠还曾多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登上热搜。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三只松鼠最多的投诉就是坚果里有虫卵、鸡爪发霉等问题。作为曾经的“国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却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屡屡翻车,无疑是对其品牌形象的严重打击。
此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三只松鼠经常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它们的OEM模式有关。总体而言,三只松鼠SKU丰富、产地多、供应链复杂。OEM模式使品牌难以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此外,三只松鼠缺乏内部控制系统也是其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核心原因。
显然,三只松鼠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今年4月开始,三只松鼠开工建设了第一座每日坚果示范工厂,并于7月实现首批规划的两条产线试运营。截至9月底,共计六条产线36套设备已全部正式投产。夏威夷果、碧根果示范工厂两条产线也已建设完毕,预计今年年底投产。
自2012年诞生起,三只松鼠在过去十年里都是依靠代工模式生产零食。如今终于开始自建工厂,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利润空间,谋求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食品质量,维护品牌形象。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三只松鼠走下坡路的根源真的就只有代工模式吗?
贴牌、代工,并非网红品牌“原罪”
10月25日,三只松鼠公布财报当天,另一家A股零食上市公司“盐津铺子”也公布了三季度财报。
今年前三个季度,盐津铺子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182.85%。第三季度,盐津铺子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34.73%;净利润8978.37万元,同比增长213.19%。
(截自盐津铺子三季度报告)
从这组数据来看,盐津铺子的业绩增长了两倍有余。和净利暴跌近八成的三只松鼠相比,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同样是零食上市公司,但有所不同的是,盐津铺子被誉为“休闲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也就是说,其运营模式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而非三只松鼠的代工模式。也是因此,即使盐津铺子今年以来的营收不及三只松鼠一半,净利润却能达到三只松鼠的两倍有余。
由此看来,自建工厂生产确实能保证丰厚的利润率。但如果将问题的根源全部归因于代工模式,就未免有些狭隘了。
举例来说,目前在直播电商行业炙手可热的东方甄选,其自营品牌其实也算是贴牌/代工,却能凭借产品质量获得良好口碑和广泛认可。能够做到这一点,自然是因为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筛选和考核。
(截自东方甄选抖音店铺)
此前有媒体采访一家东方甄选的供应商,对方直言“第一次遇到考核比海底捞还严的客户”。仅是前期考察工厂,东方甄选的人员就去了很多次。包括卫生、人员配置、硬件配置、研发团队、包装部门等等,所有的环节东方甄选都要考核。其质检员更是每月都要去供应商的工厂进行检查。
品牌的口碑,往往都是日积月累、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所积攒下来的。如果三只松鼠也能做到这样严谨地考核代工厂,想必也不会出现如此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
不过当然,三只松鼠的SKU要远比东方甄选多得多,考核起来难度也会更大。可既然当初选择了扩大品类,那么保证质量也应该是根本——不可能只享受扩大品类带来的营收,而不愿意为产品存在的问题负责。
如今的三只松鼠,已经开始收缩业务,停止线下门店的扩张,并将一些没有做出成绩的子品牌砍掉。同时,其自建的工厂也逐渐投入使用。曾经的盲目扩张让三只松鼠吃尽苦头,随着战略转型的推进,三只松鼠终于走向了长期主义。
犹记得去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在多个电商平台都做到了品类销冠。今年的双十一也已拉开帷幕,只是不知道这一次,三只松鼠还能否延续曾经的辉煌。
作者 | 李松月
刚刚度过了松鼠10周年的生日,今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松鼠全新升级的使命、愿景。本篇文章会从“松鼠的使命愿景从哪里来?”、“如何践行使命愿景?”、“使命愿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三个角度来进行阐述,这也将很好地回答:我们希望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8月5日消息,三只松鼠门店招聘店员及营业员,要求“保持松鼠式微笑,为主人主动提供服务”的要求近日引发网友讨论。据共富财经报道,涉事店铺三只松鼠重庆熙街店店主对此回应称,员工都是小松鼠,叫客人主人是三只松鼠企业文化之一。该店主表示,三只松鼠门
12月14日吴先生在自己购买的三只松鼠零食礼包的快递箱内竟发现了一只仓鼠还有排泄物...吴先生介绍,开始以为是送的挂件玩偶,没想到是活的,同事还调侃称,买三只松鼠还送仓鼠。随后商家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可能是在运输途中有仓鼠钻进 ,会给吴先生进
这是一份【三只松鼠的私域运营案例全拆解】。目录大纲一,品牌背景二,基础建设1.人设定位2.社群定位3.社群管理三,引流渠道四,私域运营1.社群运营2.朋友圈运营五,总结完整版方案,在文末领取完整方案,领取方式如下
近日,上市公司的财报基本上都纷纷发布,而有些公司的2022年的财报一直都推到了4月底才发布,可能就是因为公司的财报结果,比较惨淡,尤其是食品行业的公司也是如此。近期,三只松鼠(300783.SZ)发布了关于2022年的财报和2023年第一季
今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营收同比下降24.57%至53.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78.86%至0.93亿元《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子西原始股东再次减持。日前,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只松鼠,300783.SZ)公告称,公
数据显示,期内三只松鼠营业收入实现72.93亿元,同比下滑25.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滑68.61%《投资时报》研究员 王子西4月26日,三只松鼠(300783.SZ)披露2022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期内
作者:潇潇雨歇TO要闻解读三只松鼠遭资本抛弃,二三股东可套现39亿2月27日,三只松鼠报收20.22元,总市值81.08亿元。2020年5月,三只松鼠曾创下90.87元高点,总市值364亿元。如今相比之下,三只松鼠股价较高点跌去77.75%
近日,“互联网休闲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遭股东“接力式”减持股份引发关注。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自2020年以来,三只松鼠的两大机构投资者股东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下称:LT GROWTH)和N
二次创业鼓角争鸣,长期主义静水流深。撰文 | 彦飞编辑 | 王靖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三只松鼠终于走出了 2022 年低谷。2022年,休闲零食品牌“三只松鼠”成立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可以视为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
2022年,此前一路狂奔的三只松鼠(300783)减速降档。报告期内,公司2022年营利双降:营收同比下滑25.35%,净利润同比下滑68.61%。这也是三只松鼠近十年来首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减速的不止于此。三只松鼠在门店扩张上也按下了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穆瑀宸继来伊份、洽洽“饮酒”后,三只松鼠也有相关消息放出。据天眼查显示,近日,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安徽喜小雀喜礼有限公司,更名为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时,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吴亚峰变更为郭广宇,经营
10月17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2022年6月28日至10月14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计获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共计7613.04万元。通过查阅半年报发现,良品铺子对政府补助有所依赖。上半年,良品铺子迎来营收、净利双增长。期内,良品铺子实
文 | 《财经》记者 张建锋编辑 | 王立峰作为曾经的电商网红食品一哥,三只松鼠(300783.SZ)正承受转型带来的阵痛。持续大规模关闭线下门店,2022年一季度收入、净利润双降,收入方面延续了过去两年的下滑趋势。“线上流量分化背景下竞争
追剧的时候,什么最受欢迎?是零食;孤单寂寞时,你会想到谁?是零食;外出郊游时,你最想带什么?还是零食。零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如果你喜欢零食,一定经常光顾良品铺子、盐津铺子和三只松鼠。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